中国传统屏风设计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起来的。屏风自产生以来除了象征皇权之外,其还具备实用性、文化性和艺术性。屏风的造型与屏面上的色彩及字画可以和居室主人的性格、身份、爱好与审美观互相融合,起到“景、情、人”融为一体的艺术效果。因此,屏风能使古人们在五花八门、名类繁多的传统工艺中情有独钟。透过屏风的造型、屏面上的图案及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大量的文化信息蕴含其中。
(1)礼制文化。传统屏风在古代反映了一种礼制文化。屏风最早起源时就是作为御用器具,彰显天子威仪。而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屏风作为器具的实用性与艺术性不断显现,屏风的使用也从深宫内院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但是阶层等级的礼制文化在屏风的造型、材料、屏面的纹样等方面都有体现。古代中国非常注重伦理及纲常,古人通过屏风来宣扬礼教文化和道德思想。宋代思想家李公麟言:“圣人制器尚象,载倒垂戒,寓不传之妙于器用之间,以遗后人。”说明了人造之物必须融入人的思想观念,并对此观念以直接的方式传承于世。所以屏风有教化、传行,以寓后人的观念性作用。
(2)环境文化。中国古代的环境观就是风水观。风水一词来源于郭璞《葬经》中的“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风水忌风喜水,风要藏,水要聚。因此,屏风在中国风水文化中是作为挡风的器具来使用的。屏风可以使进入居室内的气流呈S形路线,使外界的气流减速,从而接近人体气血运行速度,使人产生舒适感。同时屏风还可以增加居室的曲折之美。通过屏风重新布局室内空间,使两个空间产生“亦隔亦透”之感,表现了中国道家的“有、无”相生相融、互为渗透之道。屏风还能满足人们的私密性和心理安全感的要求,所以,屏风在古代居室内使用极广。
(3)审美文化。传统屏风设计的发展是不同时代审美观的体现,更是社会物质发展的真实写照。西周时期屏风是为最高统治者天子所服务,所以这时期表现出的审美特点是井然有序的风格,以及“道器一体”的价值观念。春秋战国时期的屏风装饰纹样为生动活泼的动物纹以及表达现实生活情趣的场景纹饰。到了汉代屏风的品种更加丰富多样,更重视实用性和审美的统一,在纹饰上出现了流云飞动的装饰纹样。魏晋时期由于佛教的盛行,玄学的兴起,所以这时期屏风的设计风格追求简约、自然、多样、超凡之美。唐代屏风的体积更大,更容易装饰,也更能体现出主人的审美。这时期由于写实绘画风格的盛行,屏风上的装饰纹样多为写实的山水、人物与花草画,屏风成了唐人情感的载体。宋元时期屏风的样式承袭了前代,但是在造型上却更为精美,且出现了用大理石作为屏面的装饰,这表明了人们对于屏风的审美已由绘画转向了优美的天然纹理。明朝屏风工艺的发展到了顶峰,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用材讲究、做工精细、造型别致、装饰华丽多变。清代屏风造型浑厚,体形庞大,装饰繁琐、富丽堂皇。
纵观各朝各代传统屏风的发展,体现了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每个时代的艺匠都在屏风这一器具上展现自己最完美的手艺,每个时代的文人墨客也在屏风上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抱负。
想了解更多关于屏风的文化,关注我哦!